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维睿牛道配资
7月11日至13日,成都市望江楼公园联合四川大学博物馆带来“大川寻雅”大型文化体验活动,以成都“十二月市”中的“七宝市”为灵感,邀市民游客共赴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寻宝之约。
作为成都重要的历史文化地标,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的望江楼公园承载着深厚的文人雅集传统。而今,公园四季文化活动和文创产品持续上新,去年吸引游客155万人次,单日游客量高达3万人次。
因“顶流”女诗人薛涛而生
望江楼公园因薛涛而生牛道配资,内部景点古建与薛涛联系紧密。
作为唐代“顶流”女诗人,薛涛大半生居于成都,写下500多首诗,至今留存92首,是唐代女诗人中现今存诗最多的一位。蜀人为纪念这位才女,在锦江畔修建吟诗楼,清代又增建崇丽阁,逐渐形成今天的园林格局。
崇丽阁是园内的主要建筑,“崇丽”来自晋代文学家左思《蜀都赋》中的“既丽且崇,实号成都”,因矗立在锦江岸边,民间称为“望江楼”。濯锦楼外形像一艘停靠在江边的船舫,为纪念薛涛载酒船上,惜别密友元稹、白居易、刘禹锡等诗人而建。薛涛井旧名玉女津,是后人纪念女诗人的地方。
2023年焕新升级的薛涛纪念馆,通过古籍文物、仿古模型、沙画视频等多元形式,配合声、光、电等现代科技手法,直观地呈现了薛涛的传奇人生,描绘出成都当时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。2024年末的跨年夜,公园还推出“望江梦华·薛涛吟”公园实景沉浸式夜游元旦特别活动。活动作为成都首个公园实景沉浸式夜游,以实景演艺秀串联翠竹长廊、崇丽阁、薛涛井等八大场景。
“沉浸式夜游收到大量好评,公园正在进一步打造与薛涛相关的夜游剧目。”该项目负责人介绍,通过推出集文化体验、艺术观赏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薛涛主题夜游剧,提升公园夜间经济活力。
两大IP解锁研学新体验
暑期,“望江学堂——就暑这儿,江合适”研学活动又将开启。2024年成立的“望江学堂”,是公园打造的自主研学品牌,目前已开展20余期,参与人数4000余人。
“薛涛笺”和竹文化是公园研学及文化活动的两大热门IP。
“薛涛笺”是薛涛创制的便于写诗的笺纸,史载其以浣花溪的水、木芙蓉的皮和芙蓉花的汁制作而成,颇受文人雅士喜爱。2024年,“成都木版水印技艺(薛涛笺木版水印技艺)”入选成都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,望江楼公园也成为四川省薛涛笺技艺的唯一保护单位。公园围绕“薛涛笺”开发的文创产品,成为公园最受欢迎的文创产品;专设制笺工作室,将历史笺版纳入公园藏品;设置的“制得彩笺题好诗”笺纸文化主题陈列等,让更多人认识“薛涛笺”。
薛涛一生爱竹,赞赏竹的品格,曾在《酬人雨后玩竹》中写下“虚心能自持”“苍苍劲节奇”。望江楼公园由此以竹造园,如今园内汇集全球500余种竹,不乏龟甲竹、圣音竹等珍稀品种,成为中国收集竹类最早、人工栽培历史最长的竹子专类公园。今年3月,60年一遇的竹子开花引发“打卡”热潮,公园还应景推出“竹影探秘·巧手留春”限时主题课程。“我们还将进一步打造竹文化系列课程体系牛道配资,开发竹类主题文创产品,让生态保护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。”望江楼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杨方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