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夏酷暑,尽管室外气温直逼40度,但邹平市魏桥中学的报告厅内却座无虚席、气氛热烈。两鬓染霜的爷爷奶奶们,与年轻父母一道,正在聆听一场关乎孩子成长的关键课程——“新父母讲堂”。这一幕,是这所乡村中学破解家校共育深层困境的生动注脚。
“痛点变起点” 新父母讲堂应“留守”之困而生
长期以来,农村家校共育面临严峻挑战——学生入校后,父母外出务工比例高寻牛堂,日常家庭教育重担多落在祖辈肩上,“不是不想管,而是不知道该怎么管”成为众多家庭的无奈。
直面这一痛点,魏桥中学自2023年果断行动,每两周举办一次“新父母讲堂”,科普科学育儿理念。截至目前,已惠及家长超5000人次,为留守家庭点燃教育希望。
“精准+专业” 让教育智慧真正“进农家”
从如何培养孩子学习习惯、破解青春期沟通障碍寻牛堂,到应对“手机难题”、修复紧张亲子关系……魏桥中学通过问卷调研,了解家长真实困惑,提炼典型教育案例,以此为基础精心设计主题课程,每堂课都直击现实痛点,干货满满。
同时,该校整合优质资源,组建了由校内骨干干部、专职心理教师及邹平市家庭教育讲师团专家构成的“共育导师团”,确保课程内容兼具科学性与实操性,为家长提供可靠的专业依靠。
另外,该校建立长效反馈跟踪机制,收集家长课后实践案例并进行个性化分析指导,推动教育理论真正转化为家庭日常的细微改变。“这样的课真该认真听,方法用了,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。”一位家长由衷感慨道。
“理解+信任”,让家校共育变为具体行动
魏桥中学的“新父母讲堂”,将理解与信任注入家校之间,参与人数从初期的几十人,逐渐发展为现在的200余人。这一数字攀升的背后,是当地家庭教育理念与方式的悄然优化,更是家校之间信任度与协同育人成效的不断提升。
通过开设“新父母课堂”,魏桥中学为广袤乡村的家校共育难题提供了饱含温度与韧性的“魏桥方案”——当专业的教育智慧从校园汩汩流淌,浸润至每一个农家院落;当祖辈监护人的无奈叹息,逐渐转化为科学陪伴的具体行动,家庭与学校便真正拧成了一股绳,汇聚成托举乡村孩子奔向广阔未来的坚实力量。
杨方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